最近好多患者来问:“大夫,我吃了二陈丸、逍遥丸,为啥肝囊肿还是没消?”甚至有人说:“吃了药反而觉得胀得更难受了!”
今天就给大家讲清楚:肝囊肿为啥难消?到底该怎么调?后边有我分享一个临床常用的中药方,化痰疏肝比中成药更全面,很多人用了都说 “摸起来小了一圈”!
先给大家打个比方:肝囊肿就像身体里的“垃圾包”,里面装的是痰湿、血瘀这些 “脏东西”。这些 “垃圾” 为啥会堆在肝里?生一次气,肝气就像被打了个“死结”,时间长了,气堵在肝里,血也跟着瘀滞,就像水管被堵住,水锈越积越多。
脾胃就像“粉碎机”,吃太多肉、甜腻的东西,脾胃累到 “罢工”,水湿代谢不了,就变成黏糊糊的痰湿,堆在身体里。熬夜伤肝阴,吃辣生内热,肝气瘀滞久了就会 “生火”,痰湿遇热变得更黏,和血瘀搅在一起,形成顽固的 “痰瘀包块”。
很多人用二陈丸或逍遥丸,只化痰不疏肝,肝气还在堵,新的痰湿又会生出来;只疏肝不健脾,脾胃还是虚,痰湿的“源头” 没断;更关键的是,这俩药都缺了 “软坚散结” 的劲儿,就像拆房子没带锤子,根本砸不动囊肿!
我在门诊常用一个组方,既能疏肝理气、健脾化痰,又能清热活血、软坚散结,临床调好了不少肝囊肿患者。方子由以下药材组成(具体用量需根据体质调整):
先用柴胡和香附来疏肝解郁,打散郁结的肝气,让气机恢复流通,防止血瘀的形成;用党参和白术还有陈皮健来脾益气,扶正亏虚的脾胃,防止湿和痰的生成;
用瓜蒌来化痰,同时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,帮助把痰浊通过大便排出体外;用半夏来燥湿化痰;用莪术还有三棱来活血化瘀;配伍女贞子来滋阴养肝,用黄连来清热泻火,防止肝郁日久化热;最后用牡蛎和浙贝母来软坚散结。
最后也提醒大家一点:这3种情况必须及时就医!
1、囊肿短时间内变大(比如 3 个月从 2cm 长到 4cm);
2、经常右上腹剧痛、恶心呕吐(可能压迫到其他器官);
3、查出囊肿同时转氨酶升高(需警惕肝损伤)。
另外在调理时要“疏肝+健脾+散结” 同步进行,再加上生活习惯的调整,很多小囊肿都能慢慢缩小甚至消失。如果你总被囊肿困扰,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调,可以把报告和症状告诉我,我来帮你分析!
富灯网配资-免费炒股配资-免费配资平台-10倍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