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婚姻破裂,一方婚前支付首付购买、婚后持续偿还贷款的房产归属,常成为争议焦点。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,核心在于区分财产属性:婚前首付属个人财产,婚后还贷及对应增值属共同财产。针对此种情形,北京市中恒信律师事务所张永国律师根据举证责任及裁判要点,梳理解读了婚前首付婚后还贷房产的离婚分割规则,供大家参考。
一、婚前首付:个人财产的根基
法律依据:《民法典》第1063条明确,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其个人财产。婚前支付的购房首付款,无论比例大小,其性质在婚后不发生转化。
关键认定:出资时间发生在结婚登记前,且资金来源清晰属于购房一方。即使产权证婚后办理,亦不改变首付款对应的初始房屋份额归属。
二、婚后还贷:共同财产的实质
法律核心: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062条,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工资等收入属共同财产。因此,婚后用于还贷的资金,无论实际从哪方账户支出,均推定为使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。
破除误解:“谁还贷归谁”的观点错误。法律穿透形式看实质,婚后收入还贷即属共同贡献。主张还贷资金源于个人婚前财产(如婚前存款),需承担严格的举证责任证明财产未混同。
三、增值部分:分割的核心与计算
共享原则:最高法《婚姻家庭编解释(一)》第78条规定,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款项及其对应财产增值部分,属共同财产,离婚时产权登记方需补偿另一方。
计算公式:
共同还贷总额:婚姻存续期间累计偿还的贷款本金与利息。
共同还贷所占比例:共同还贷总额 ÷ (房屋总成本:购房总价+合理税费+已还利息总额)。
共同还贷对应增值:房屋现评估值 × 共同还贷所占比例 - 共同还贷总额。
未登记方补偿额:(共同还贷总额 + 共同还贷对应增值) ÷ 2。
四、房屋归属与债务承担
归属惯例:房屋通常判归产权登记一方,保障物权稳定和居住连续性。
补偿支付:获得房屋一方须向对方支付计算所得的经济补偿。
剩余贷款:归属方负责继续偿还尚未结清的贷款。
五、法律实践关键点
证据留存:严格保存婚前首付凭证、贷款合同、婚后完整还贷流水。
财产隔离证明:若主张婚后还贷源于个人婚前财产,需提供婚前账户明细、婚后独立还款记录等严密证据链。
协议优先:可通过婚前或婚内财产协议明确约定房产归属及增值分配规则。
专业评估:及时委托机构确定房屋离婚时的市场公允价值。
律师协助:房产分割涉及复杂法律计算,专业婚姻家事律师协助至关重要。
理解此规则旨在明晰权益边界,无论婚姻走向如何,确保财产分割有法可依,公平合理。
富灯网配资-免费炒股配资-免费配资平台-10倍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